對于過去一年去產能、補短板的整體成效,公眾用自己的選項表明了立場。而對于主抓這兩項工作的國家發改委,又是如何評價過去一年的工作的?今年,這些工作又如何來繼續深化?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寧吉喆做客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對上述問題一一道來。
何立峰:2016年,實現了在現行標準下124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已經下降到了4.5%,放眼全球只有中國能夠做到這一點。
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很多民生以及其他方面的短板要補。
張勇:為振興實體經濟著力補齊短板,增加有效供給。加強計量、標準、認證、認可制度建設,給企業進一步發展空間、促進企業的質量升級,要有一個進一步適合需要的新的計量質量和認證認可體系方面的建設。
在降稅減費方面如何進一步降低企業負擔,使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好地發展,還需要我們政府進一步做好工作。
寧吉喆:2016年去產能特別是鋼鐵、煤炭去產能全年目標任務提前超額完成。今年去產能工作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政府工作報告對這個已經提出了明確要求。
脫貧攻堅補短板
何立峰說,今年和今后幾年脫貧攻堅確實處在攻堅拔寨、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的一個階段,接下去要脫貧的人口大多數集中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山高路遠,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生存條件比較差,而且很多是屬于剛才您所說的老少邊窮地區,這是脫貧攻堅的重點,也是脫貧攻堅的難點。
今年要實施“五個一批”扶貧: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要再完成脫貧1000萬人的目標,其中包括去年完成的24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今年是按照34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任務都是非常繁重的。
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運轉體制,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是順暢的,是能夠實現脫貧攻堅預期目標的。
煤鋼堅持去產能
2016年煉鋼的產能退出超過了6500萬噸(計劃完成4500萬噸),煤炭的產能退出超過了2.9億噸(計劃完成2.5億噸)。
特別重要的是,去年安置職工達到了72.6萬人。與此同時,企業經營和資產狀況明顯好轉,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違法違規生產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
寧吉喆分析說,今年的鋼鐵去產能目標,是5000萬噸左右,從數字上看確實是比6500萬噸稍低了一些,但是這個量也是很大的。據國家統計局數字,鋼鐵整個產能也就是11億噸,中國的鋼鐵表觀消費量,一年8億噸,產能利用率70%多,70%多在市場經濟下有一定過剩,但也不是過剩那么多,多出的3億噸去年已經去了6500萬噸,今年再去5000萬噸,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產能只剩下10億噸,中國鋼鐵消費量前兩年就是8億噸了,鋼鐵的消費還要增長。所以產能利用率算大賬就達到80%了,在市場經濟下也是正常水平。當然絕不能松懈,還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在今年的基礎上明年還要去產能,去產能要和產能利用率結合起來。所以,在去年6500萬噸基礎上今年再去5000萬噸,已經是很大的力度,很大的數量了。全世界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的國家現在沒有幾個了。
同時,煤炭的去產能也明確提出還要再去1.5億噸以上,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數量,這都體現了中國政府去產能的堅定決心,煤炭去產能今年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進。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因為中國的煤炭使用非常廣,由于物流的原因,總的產能還是富余的、過剩的,但是去產能在全國堅定不移實施,同時還要保證供應,如冬季取暖用煤,必須保證合理用煤需要。
總之,要下定決心把落后的、多余的產能去掉,才能使我們的鋼鐵行業、煤炭行業浴火重生,提高企業的集中度、生產效率、生產水平、現代化水平,同時也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原材料和能源的需要,還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因為煤炭的消費特別是一些不合理的消費,是會帶來污染的,煤炭的高效利用、清潔化利用也可以改善這些狀況。
此外,寧吉喆點出去產能新領域:小煤電。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要采取淘汰、重組、改造等多種方式去產能,今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5000萬千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數據。
對于有色、建材市場的去產能,寧吉喆表示,主要以市場化法制化手段推進。
信息來源|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