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新使命。
過去的2022年,歷史的機遇又一次向齊魯大地張開懷抱。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歷史使命。
國家戰略賦能,山東勇闖新路。2022年11月,山東召開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向全省發出了聚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的動員令。12月,《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下文簡稱《行動計劃》)出爐。在這份3萬多字的《行動計劃》中,不僅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低碳轉型、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海洋強省等多方面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還非常清晰地明確了16市的任務和發展重點。
2023年1月13日,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山東省省長周乃翔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到,“(山東)成功爭取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落地實施,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戰略布局,第一個以國發文件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山東省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攤開中國經濟版圖看山東,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山東連接京津冀、長三角兩大世界級城市群,東聯日韓、西通歐亞,是北方第一人口、經濟大省,人口、經濟總量均占北方地區的1/5以上,能源消費總量和碳排放量均占全國1/10左右。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在答記者問時解釋,深化動能轉換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綠色低碳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徑,也是動能轉換的內在要求。從發展基礎和比較優勢看,山東工業地位和產業結構偏重的格局短時間難以改變,關鍵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新舊動能轉換為中心任務,以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為主攻方向,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機制制約,探索形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徑模式。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山東要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總抓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在2023年重點工作中,山東要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全面起勢。
走在前,開新局。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山東如何先行?
“作為我省能源的主要生產供應者,我們在先行區建設中責無旁貸、使命在肩。”山東省能源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寶才代表說,山東能源集團將全面實施綠煤、綠化、綠能三大戰略,持續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加快布局海陸風電、光伏、儲能、地熱、氫能等清潔能源,力爭“十四五”末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2000萬千瓦,努力在先行區建設中站排頭、當先鋒。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務委員、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于仁成委員在分組討論會上提到,“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深化海洋強省建設行動,積極打造海洋經濟發展新亮點。作為一名從事海洋生態研究的科研人員,我建議山東下一步要加強對近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定期開展海域生態環境質量評估,緊扣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目標任務,推進藍碳基礎調查和研究工作。”
山東省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范恒山表示,當前,山東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和激烈持久的競爭中走在前面,必須優選道路、優化舉措。對山東來說,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過程,就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過程。山東要扛牢大省擔當,聚焦聚力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堅守綠色發展理念,以推進產業結構轉換和能源結構優化為重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用實際行動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以上信息源自于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立,僅供學習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