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已顯著提升,不僅傳統制造業在加快調整優化,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也已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國新辦19日就《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顯著提升。工業、農業、服務業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交通運輸更加綠色低碳,資源利用效率也在大幅提高。
趙辰昕說,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15.1%,比2012年提高了5.7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在蓬勃發展,清潔能源設備生產規模我國是世界第一,2021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過了8萬億元。
2012年以來,中國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由14.5%升到2021年的25.5%,煤炭消費比重由68.5%降到了56.0%,“我們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單位GDP能耗下降26.4%,我們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趙辰昕說。
“新時代的十年,我國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趙辰昕介紹,特別是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綠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近年來,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有效發明專利4.9萬件,新能源產業有效發明專利6萬件,分別是2017年年底的1.6倍和1.7倍。同期中國本外幣綠色信貸余額是15.9萬億元,綠色債券存量余額超過1.1萬億元,規模均居全球前列。
以上信息源自于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立,僅供學習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