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個省、市(地區)相繼出臺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各地都明確了哪些新目標?今天給大家帶來31個省市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內容盤點。
北京市
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加強重點碳排放單位管理,強化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促進各類園區綠色低碳循環化改造升級,推動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建立健全面向中小微企業和市民的碳普惠激勵機制,構建全民參與減碳的良好格局。
天津市
穩步推進“雙碳”工作,深入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建設能源革命先鋒城市,有力有序推動“雙碳”目標落實。
著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工業園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低碳(零碳)試點示范建設,健全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強化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建設大港電廠關停替代工程。持續推進“公轉鐵+散改集”,加大建筑節能推廣力度,新增地熱供熱能力900萬平方米,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6%。
河北省
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000萬千瓦。開展鋼鐵、水泥等7個重點行業企業創A行動,年內升A企業達到60家。抓好節能降碳改造,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深化排污權、用能權交易改革。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擴大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綠色低碳新風尚。
上海市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施煤電節能降碳改造,推進LNG站線擴建、分布式光伏建設,規劃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示范、外電入滬等重大項目,推動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淘汰落后產能450項。推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發展。實施超低能耗建筑項目2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400萬平方米。推進碳普惠制度建設,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重慶市
積極穩妥推進“雙碳”工作。建立健全能源和碳排放統計、核算、監測體系,促進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優化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機制。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鼓勵建設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加強廢棄物循環利用,推進土石方分類資源化利用,開展再生水利用試點,倡導綠色消費,強化綠色創建,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江蘇省
有計劃分步驟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調整機制,全面推行省級以上工業園區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實施新一輪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氫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加快500千伏過江通道建設,積極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鼓勵企業參與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建筑,降低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支持鹽城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支持徐州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