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用中國公示《行政處罰決定書》,甘肅海順盛謙科貿有限公司向鼎質(國際)質量認證有限公司、中誠天恒信用評價有限公司、亞馬遜國際標準認證有限公司三家非法從事認證活動的“非法認證機構”購買11張認證證書,被處以罰款3萬元。
隨著認證行業的快速發展,認證市場亂象也逐漸增多,尤其是一些偽造、冒用、非法買賣認證證書的行為,嚴重損害了相關認證機構的合法權益,嚴重損害了認證的公信力,違背了認證“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本質屬性和功能。
那認證采信機構或者消費者應該
如何辨別認證證書的真偽呢?
具體可通過以下途徑來核查、辨別:
第一步:
可通過“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cx.cnca.cn)點擊“從業機構”,彈出下拉菜單,選取“認證機構名錄”,在對應的操作界面中輸入認證機構名稱,核查認證證書上所顯示的認證機構是否經國家認監委批準,是否在批準范圍內從事認證活動。
第二步:
可通過“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點擊“認證結果”,彈出下拉菜單,選取“認證結果綜合查詢”,在對應的操作界面中輸入相應的信息,核查認證證書的真偽。
另外,部分食品農產品認證,可通過“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http://food.cnca.cn)點擊“有機碼查詢”或“HACCP查詢”鏈接到“中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直接查詢相關認證信息,進行核查;部分認證證書也可通過證書所顯示的認證機構,在認證機構官網核查證書的真偽。
若發現偽造、冒用認證證書的違法行為,采信機構或消費者可直接向地方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同時,我們也提醒認證機構要有自我維權意識,發現偽造、冒用本機構認證證書的情況,要注重鎖定相關線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