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檢測定義
食品微生物檢驗主要通過微生物的分離培養、生理生化反應、顯微鏡檢查等方法來對食品的微生物數量和種類進行檢測,以便對食品的質量及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情況進行可靠的評價。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范圍
食品微生物檢驗的范圍包括以下幾點:
1、生產環境的檢驗
車間用水,空氣,地面,墻壁等.
2、原輔料檢驗
包括食用動物,谷物,添加劑等一切原輔材料.
3、食品加工,儲藏,銷售諸環節的檢驗
包括食品從業人員的衛生狀況檢驗,加工工具,運輸車輛,包裝材料的檢驗等.
4、食品的檢驗
重要的是對出廠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檢驗.
食品微生物檢測項目及其意義
細菌總數又稱菌落總數,細菌總數主要是作為判斷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標志,追蹤檢驗也可用于觀察細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動態,以便為被檢食品進行衛生學評價提供依據。
大腸菌群:用來評價食品衛生質量,推斷食品是否有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具有廣泛的衛生學意義。
霉菌:霉菌可引起食物霉變,還會刺激人體消化道、胃部等,嚴重的還可損傷肝臟,造成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感染最常見的癥狀是胃腸炎,如嘔吐、腹瀉、腹痛,常見潛伏期為12-36小時,病程一般2-3天,重者可引起脫水、休克,部分患者可發展為敗血癥。
金黃色葡萄球菌:一般情況下,人體攝入帶有達到致病量腸毒素的食物2~6小時后,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腹痛、絞痛等急性胃腸炎癥狀,無發熱,沒有傳染性,中毒癥狀通常會持續1~2天。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 hemolyticus)系弧菌科弧菌屬,為革蘭染色陰性的多形態桿菌或微彎曲弧菌,兼性厭氧,無芽孢,嗜鹽,在溫度30℃~37℃,含鹽3%~4%的培養基中生長良好。主要來源于魚、蝦、蟹、貝類等水產品中,故水產品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含鹽分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也可檢出。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簡稱單增李斯特菌,為革蘭氏陽性短桿菌,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30℃-37℃,廣泛分布于土壤、地表水、污水、廢水、植物、飼料、爛菜中,所以動物很容易攝入,并通過口腔和糞便進行傳播,人主要通過攝入未經充分加熱的冷凍食品尤其是肉類等而感染;通常傳播的食物有生乳、軟干酪、肉醬、豬舌、生蔬菜及涼拌卷心菜等。
大腸埃希氏菌O157:H7為革蘭陽性兼性厭氧,無芽孢,耐低溫,7℃-50℃下均可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37℃。主要污染的食品為牛肉、生乳、雞肉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及制品等,其中牛肉是最主要的傳播載體。
如果您有樣品需要檢測微生物項目,我們將為您提供一站式服務,您可以聯系:車經理:18300287715/孟經理:18561531269。
上一篇:復配食品添加劑解析
下一篇:大腸菌群的危害及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