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就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提出了諸多任務,可以說,我們正處在綠色降碳的新時代。在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碳中和、碳達峰政策文件的同時,各省市也積極投入到碳排放的核算、核查工作中。碳核查的成果不僅是促進企業碳排放管理、碳減排的關鍵依據,也是我們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所需的重要的基礎數據。在推進減排降碳工作時,我們經常會聽到“碳核查”、“碳盤查”這些名字。剛剛接觸碳核查、碳盤查,我們很容易會將其混淆。上一篇文章我們了解了碳核查的工作背景和其開展的重要性(聊聊碳核查 之一:為什么開展碳核查),那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碳核查與碳盤查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碳核查。碳核查,是指第三方服務機構對碳排放單位提交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進行核查行為,以確保碳排放單位提交的排放數據有效。通俗一些來說,為了確保向外界披露的碳排放的核算過程可靠、科學,數據真實、準確、完整,碳排放單位的碳核算成果需要通過第三方的復核,讓碳排放核算成果客觀、專業和嚴謹地進行披露,確保數據質量。其機制如同會計師事務所受委托對組織進行財務報表的審計。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碳盤查。碳盤查,是指以組織為單位計算其在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也可稱作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碳盤查可以說是企業內部進行碳排放量、碳排放管理的自查的過程。碳盤查能夠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碳排放狀況,為企業制定碳減排策略與實施低碳項目提供數據依據,有利于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上占據主動地位。
了解了碳核查與碳盤查,接下來我們來對比一下兩者的異同點:
第一,兩者的核算目的不同。碳核查是經第三方機構核算后給別人看,而碳盤查是自己看。也就是說,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機構對企業進行的審查,對企業來說是被動的行為,而碳盤查是企業自主的行為。
第二,兩者的依據標準有所不同。碳核查的主要依據標準是由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核查指南等。碳盤查的主要編制依據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14064體系、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等。
碳核查與碳盤查雖有不同,但是兩者工作內容類似,也有著緊密聯系。作為國家雙碳工作要求重要的數據保證,碳盤查與碳核查都是保障減排降碳工作開展的基礎,是促進企業碳排放管理的有效途徑。
在減排降碳的新時代里,碳排放企業應先摸清家底,為促進碳排放核算與管理工作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