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中立”的食品籃子好得不像真的嗎?根據歐洲消費者組織(BEUC)的說法,聲稱碳中和的產品的多個例子表明確實不像是真的。從一次性使用的瓶裝水,到牛奶和奶酪、肉類和植物性替代品,各種類別的產品現在都有“二氧化碳中性 ”的說法。甚至一些水果,從香蕉到藍莓和柑橘,都被稱為帶有這種“碳中和”的說法。然而,在BEUC看來,“并沒有所謂的碳中和香蕉”。該消費者組織呼吁禁止所有碳中和聲明,包括 “碳中和”、“二氧化碳中和”、“碳積極”和“碳中和認證”。
	一個品牌要宣稱碳中和,就必須通過對環境項目的支持來中和它不能減少的所有排放。這種做法被稱為碳抵消。人們也期望一個碳中和的品牌能在一段時間內努力減少其排放量。
BEUC對碳中和的說法有異議,即使碳抵消項目被資助來實現它。該消費者組織認為,這種說法“在科學上是不準確的”,因為所有食品和飲料的生產總是需要排放碳。而且,根據BEUC的說法,碳抵消的做法本身并不能保證為未來“鎖定”碳。此外,該消費者組織認為這種說法誤導了消費者,給人以錯誤的印象,讓消費者們認為這些產品是對地球有益的好選擇。負責衡量和認證公司碳中和聲明的碳信托公司(Carbon Trust)同意,諸如“碳中和”或“負碳排放”的聲明應該被取消。“碳中和”只有一個國際公認的定義和規范--PAS 2060,碳信托基金根據該規范進行認證,碳信托標簽項目執行主任John Newton解釋說。
他告訴本刊記者:“我們的宣傳準則不允許使用‘碳正面’(Carbon Positive)或‘氣候負面’(Climate Negtive)這樣的術語,因為這些術語沒有公認的定義或規范,而且它們很容易產生誤導?!?/span>然而,碳信托確實倡導碳中和。Newton建議,可以通過品牌在使用標簽的地方加入更多的背景信息來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碳排放的理解和標簽的透明度。他補充說,還應該有鏈接,為消費者提供資源,解釋什么是碳中和,以及如何實現碳中和,首先是測量足跡,然后實施碳減排計劃,最后抵消剩余的足跡。
	BEUC的主要論點之一是,碳中和是“不科學的”,因為 “所有”食品和飲料的生產都需要產生碳排放。
BEUC總干事Monique Goyens說:“不存在‘二氧化碳中和’的香蕉或塑料水瓶這回事。碳中和的說法是洗綠,純粹而簡單。這是一個煙幕彈,給人的印象是公司正在對其氣候影響采取嚴肅的立即行動”。德國消費者團體vzbv進行的研究發現,“二氧化碳中和”和“氣候中和”的說法對消費者感知食品的所謂氣候友好性影響最大——甚至比提供產品的詳細二氧化碳足跡影響更大。同一調查發現,盡管絕大多數消費者(69%)表示他們認為自己理解“氣候中立”的說法,但只有8%的消費者真正理解該說法并不意味著“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碳信托建議,碳抵消是否能保證未來的碳“鎖定”,是選擇抵消時應該評估的問題。碳信托承認,幾乎所有的食品和飲料都有必要排放碳。但他解釋說,碳中和僅僅意味著產品已經按照PAS 2060標準進行了驗證,并不證明在產品的生命周期中沒有凈氣候影響。PAS 2060是國際公認的碳中和方法,它要求制造商對產品基準年的足跡進行驗證;對產品排放量的逐年減少進行驗證;對未來的減少做出承諾,對產品生產的碳減排計劃進行驗證;對剩余的排放量通過購買高質量的碳抵消進行驗證。碳信托的牛頓解釋說:“碳中和是一個成熟的、定義明確的術語,有一個廣為宣傳的方法,盡管這個名字從表面上看并沒有充分解釋完整的概念,但對該主張感興趣的消費者可以獲得多種信息來源,并有機會了解該術語的含義“。
	BEUC對食品和飲料品牌宣稱的碳中和提出異議的另一個原因是,碳抵消——大多數此類宣稱的基礎,沒有為未來”鎖定“碳提供保證。
相反,這些公司是通過“補償”(Offset)他們的碳排放來”推遲多年的行動“。Goyens說:“種樹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比起從他們目前有害氣候的活動中減排要容易得多,也便宜得多,但效果卻差得多?!?/span>此外,消費者組織強調,基于自然的抵消項目的補償效果“沒有任何保證”。就像林業項目一樣,伐木、干旱以及野火都可以迅速消滅作為抵消項目而種植的森林,而它們所要補償的碳卻會在大氣中保留幾個世紀。“依靠碳耕作計劃的抵消計劃也是如此,農民得到報酬來實施某些農業實踐,這些實踐被認為是將碳引入他們的土壤:一旦計劃結束,土地可能被轉化為停車場或被犁掉,釋放出已被封存的碳?!?/span>碳信托的Newton建議,碳抵消是否能保證未來的碳“鎖定”,是在選擇抵消時應該評估的問題?!暗窒媱澋馁|量存在差異,我們的指導意見是,為確保碳抵消帶來可衡量的氣候影響,它必須滿足以下所有五個標準,永久性是其中之一。”
	1、可核實:為確保核查過程的完整性,通過碳信用實現的減排量應始終由獨立的第三方根據既定的標準或協議進行核查。
2、額外性:只有當碳信用所資助的項目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減少或清除,否則就不會發生,碳信用才有價值。這一條件有助于證明該項目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具有可衡量的影響。3、永久性:提供者必須保證該項目所避免、減少或清除的碳排放水平能夠長期保持。例如,如果一個碳信用額度被用于資助一個地區的重新造林,而該森林隨后被燒毀,那么額外的信用額度必須被分配用于資助同等數量的碳封存。4、無泄漏:資助的項目不能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在其他地方的意外釋放。例如,一個重新造林項目將農業活動轉移到其他可能產生排放的地區,就不符合這一標準。5、不重復計算:碳信用不能被重復計算(即,出售給一個以上的買家,使兩個或更多的買家擁有相同的碳減排量)。這通常是由提供者在出售后“收回”碳信用,使其不能再購買來確保的。這確保了市場上的所有碳信用額度真正代表了一個獨特的碳單位。去年,歐盟委員會公布了一項旨在為綠色轉型賦予消費者權力的提案,其中包括對《不公平商業慣例指令》(UCPD)的針對性修正。該消費者組織希望歐盟委員會將碳中和聲明及其衍生品從UCPD的附件中禁止,這樣做可以有效地將碳中和聲明從市場中”剔除“。碳信托承認存在洗綠行為,這是每一個行業的“重大關切”,對企業和消費者都有影響。但是,根據碳信托的說法,避免洗綠的“最佳方式”是通過透明的溝通:“無論一個公司在哪個行業經營,都適用同樣的規則;以事實為依據,以證據為基礎,并確保聲明的內容不超過實際情況。通過誠實、真實和準確的信息披露,消費者將對他們的選擇的影響有一個更清晰、更好的理解”。如果產品包裝上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提供更多的信息,咨詢公司建議使用URL網絡鏈接或二維碼直接指向信息來源,而不僅僅是產品的主頁。
	以上信息源自于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立,僅供學習參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